您的位置  首页 >> 羽球新闻 >> 国内羽毛球新闻
上海业余羽毛球水平逐步上升
[ 日期:2011/4/26 | 浏览 4445 次]
   曾经出过9位世界冠军(改革开放以来)的上海羽毛球陷入了专业冷、业余热的尴尬境地。一方面,全市各羽毛球场馆人气旺到难预订,另一方面,上海羽毛球队在即将结束的全国羽超联赛中排名垫底。

  上海的羽毛球群众基础如此之好,却正面临专业人才不足、青训断层的困境。本报记者走访了一、二、三线队伍,探究原因。

  现象1  王仪涵后无人顶上

  本赛季,王仪涵受伤,让上海羽毛球队措手不及,因此屡战屡败,目前为止联赛只取得一场胜利。缺了一个王仪涵,就没有人顶上来吗?追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全国各年龄段的羽毛球比赛,上海队夺冠那是“家常便饭”的事。

  “上海羽毛球人才脱节不是一般的厉害,1995年至1997年出生的羽毛球人才完全断档。”上海队总教练金晨道出内情。

  10年里,全市各区县少体校三线队伍没有向一线队伍输送过1人。

  二线队伍、市少体校的教练史伟光对此现象一针见血,“欠债太多,从2000年开始,上海羽毛球开始‘还债’!”

  原因  管理有脱节

  上海的羽毛球训练管理,分属两套班子——青训中心和乒羽中心,一、二、三线教练在培养人才时,究竟该走哪条路?上海的一、二、三线教练之间,鲜有联系,既无人事权,也无业务指导权。

  以江苏省为例,不仅有省队、市队,还有地方队和区队,构成一个有系统的4级训练网。一线教练对三线教练有约束力,挑人时可以做到“百里挑一”。反观上海,几乎等于是在10个人里勉强挑出1个,送上去,可谓“矮子里拔长子”,一线教练根本管不到三线教练。

  王仪涵之所以能脱颖而出,是因为长宁区少体校教练同市少体校教练私人关系好,沟通和交流多,才挖掘了这棵苗子。

  现象2  三线教练缺积极性

  有一线教练感慨,三线教练人人有自留地,培养人才缺乏积极性。其实,三线教练有苦衷。

  去年10月,宝山区少体校教练陈佳和他的同事,去几所小学挑人,他们给看得中的孩子,发了200份面试通知书,最终只来了10个人。多数家长担心影响孩子学业,剩下的家长这样问道:“我们把小孩送来锻炼锻炼身体可以吗?”区体校成了健身房!“我们在做家长工作时,可以说是‘连哄带骗’。”体育宫青少年业余体校的校长季炳荣实话实说。

  原因  招生太困难

  反观外面的羽毛球私教,100元1小时是基本价,每月赚1万元不在话下。先不提区体校的教练工资只有几千元,关键还招不到人、培养不出人才,更别谈什么事业成就感了。专业球员出身的陈佳刚工作两年,对羽毛球人才培养满怀热情,但招不到人令他一筹莫展。

  “再这样下去,我们离下岗、失业,也不远了。”有三线教练无奈道。

  现象3  读书打球无法兼顾

  11岁的裘子莹,家住浦东,在黄浦读书,每天放学后,父亲裘林要花将近1小时送她去位于普陀区的体育宫青少年业余体校羽毛球队训练。裘林介绍说:“我自己是羽毛球爱好者,女儿也喜欢打,现在已经升入二线队了。”

  如果有一天,女儿面前有两张入学通知书——重点中学、专业队,挑哪张?裘林坦言,“其实我天天都在想这个问题,至今没想通。”羽毛球的成材率低,裘林说:“做家长的,最怕孩子练了两年,被淘汰了。”

  像裘林这类送孩子练球的,很多是“两条腿走路”,边走边看。而沪上更多的家长,在孩子的成材路上,选择华山一条路——宁可让孩子走高考这根独木桥,也不愿送去练羽毛球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来源(新浪体育)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张松涛羽球俱乐部连锁馆地图及电话|云南昆明羽毛球馆|羽毛球用品销售|云南昆明羽毛球教学|云南昆明羽毛球俱乐部|云南昆明羽毛球群|云南昆明羽毛球教练|昆明羽毛球用品|云南昆明二手羽毛球用品|羽毛球技术|羽毛球新闻|羽毛球比赛|高原体育用品|羽毛球论坛|羽毛球场馆经营管理软件|昆明张松涛羽球俱乐部活动安排以及收费标准


责任编辑:昆明羽毛球馆 方锐
 
  联系地址:云南.昆明市金碧路26号 云津大厦15层整层 版权所有:昆明索提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
  电话:(0871)68077777 传真:8057500 8057518 备案号码:滇ICP备09007311号 公安备案号:530112020006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