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余羽毛球活动,最轻松又开心的是混双搭配。
因为业余,所以水平参差不齐;因为男女搭配,所以不累;因为搭配不固定,所以不像婚姻;因为……,所以每次打球的潜规则:一是强弱搭配,一般都是男女混双(女高手mm除外),二是搭配不理想就立即散伙重组(不理想就是太强或者太弱,比赛没有悬念),三是女前男后。
我赞成前两点,毕竟可以和一起的MM多交流还不会被“鄙视”,遇到想搭讪的新来的漂亮MM,还可以故意和“原配”配合失误,重新组合心中所想(有点……嘿嘿)。
说说潜规则的第三点,有点不大合理。女前一般是因为,女选手通常力量小一些(也遇见过猛的大姐),站在后场难以放出高质量的底线,只能披吊网前小球;而男选手,好表现力量刚猛,尤其和心动MM配合,动不动就是大力扣杀,杀的目标老是对着对面的MM,扣完了还老是在欣赏MM的尖叫,冷不防被回个网前,就指望自己的搭档了。而常常这种情况下,对方借力打力,球速很快,自己女搭档根本没有充足反应,匆忙回一些质量一般的球。因此,好像失误都是女搭档的——背黑锅哦,惨无人道!
我试过固定站在前场——一个貌似高手老兄第一次和我打球,指定自己站在后场,“你只管小球,交给你啦,我相信你”——一派官腔。实际上,双打很讲究站位和轮转补位,此老兄为朋友的领导哦,不敢批评,遵照执行一场,结果可想。面对他放出的半场球,我面对的是迅雷不及掩耳的“嗖嗖”声,被击中数次,后来干脆作转身状——“还好我拼命护住了脸,英俊的-相貌才-得以保存”(唐伯虎台词)。因为站在网前,球的运行轨迹短,反应时间更短,实际上应该是高手在前,突击对方更有效。站在中后场,球运行轨迹长,有充分时间决定击球方向,更适合细腻风格的选手。
设身处地为女搭档想想,很多女朋友诉苦说,:“打一个好球,我基本没挨着球”。有时候打了8局混双,连汗都没出。一方面男搭档水平太高,另一方面也应该反思:不应该把女搭档固定在前场,这样她水平很难提高。更可气的,有些女搭档都被自己同伴压缩到前发球区线里面,充其量打个掉在手里的“探头球”(过网击球嫌疑犯)。我就看过多回合球时,女搭档被同伴挤到场外看热闹的奇观。
别让女士固定在场上——相信半边天的力量。( 转贴自:张松涛羽球俱乐部 丑小丫空间)